這個夜晚,房間的空氣充滿了蕭邦...
在家裡寫字的時候,我習慣在動筆前先選定一位作家或演奏者的作品,音樂放下去才開始落文字。但弔詭的是,音量總在我寫文的時候被我越轉越小。在一開始覺得剛剛好的音量,動筆後似乎就不那麼恰到好處了。
今天要寫的是流浪。
七月初離開宿舍後,在一連過渡了十三個不同住處的夜晚之後,才順利找到適合的屋子。很奇怪地,流浪的結束並不讓我特別興奮;相反地,我驚訝的發現,我是如此異常地捨不得。
流浪的最後一晚,我來到了新店。那晚躺在床上,我心裡嘀咕著:「要結束了嗎?好像是真的耶!」就這樣,新店成了此趟旅程的終點站。
「昨晚在那兒,今天在這兒,那明天呢?」第二個晚上我就有了這樣的感覺。也覺知到,有四面牆壁和一片屋頂並非理所當然。更驚訝的發現,只消一個背包我就能過日子,似乎平日的需求都不再有了,平時那些無謂的堅持也都暫捨了,一只背包就足夠,不多不少,浪跡天涯。
結束了這趟旅程後,如何寫這個故事一直是件令我頭疼的作業。不知如何下筆,不曉從何寫起...一天一天直述呢?還挑音像深刻的夜晚著墨?第一次我發現,遊記並不好寫。我想...我該請教請教柳宗元先生才是。
論地域,我走過信義、松山、中和、永和、新店、北投、木柵、陽明山、新莊及士林。有搭捷運的,有坐公車的,也有旗車和走路的。論交情,這十三位好心人,清一色全是半年以上未見面的朋友,更有長達八年不見的高中學長。平時沒啥子機會可以如此分享生活,但是躺上床、棉被一蓋,能聊的話題及深度都能更進一步。經過這次,我能確信,我與這十三個朋友,彼此間都有更深的認識。
我喜歡流浪給我的啟發,也珍惜這個感覺。
半個月過去,我似乎變的更柔軟了。許多的堅持,在他人提供的空間下傾刻煙消雲散。平時的「一定」,流浪時全變成「都好」。
最初初,即便我信心滿滿的認為「台北那麼大,哪有無我棲身處的道理」,有些朋友還是惦著我,擔心我白天無處去,夜晚無床宿。但是幾天後,我開始聽見羨幕的聲音,說是有機會他們也想試試,試試那到處走走的感覺。他們是這麼說的:「我突然有點羨幕你!」
北到陽明山,東到松山,南至中永和,往西往南延伸到新莊再加上內湖...這兩個星期讓我踏了大半個台北。一直以來,我都有個環島的計畫在心中,那就是環島拜訪──一個朋友睡過一個朋友家,繞它台灣一圈。沒想到這個計畫卻提早且無預期地發生在台北。
有人羨幕地說希望也有這種機會;有人則玩笑地說「請固定枕邊人,每天更換不是好習慣」。你問我的意見,我會告訴你,任誰都應該試一試,趁你還有勇氣作夢的時候。這讓我想起朋友網誌上的一句話:「就算夢想再小都要試一試!」這是他看了一齣戲的感想中的一小片段。讀文章的當時,我在咖啡館,顧不得那是開放廠所,我盡情地紅了眼眶。
十三個夜晚,十三位不同的枕邊人,十三張不同的床舖...意外的流浪,讓我和久未(不是九位)聯絡的朋友找到了充分的裡有相見,再忙碌也抽空一起睡覺,夠屌!這過程中,為了一些朋友的意見,想著要如何為這個故事留下一個標題。大致上有以下的選擇:「一個月份的一夜情」、「那些我睡過的男人們」、「交換流浪」等,不過我無法選出一個來用。似乎前兩個標題,我都必須一天接著一天記,又或許我還要細細地描述那些好心人的特徵、我們的關係,最好單身的那幾位還要幫他徵女友...這麼看起來,「交換流浪」我較中意,這是陽明山朋友提供的。去他家借宿時,正是他搬新家的第二天,也算是正在流浪。
交換流浪,你也有流浪故事要與我分享嗎?不久前單車環島的朋友終於環回台北了。「三十歲前跑步環島」是他的下一個計畫,屆時我也想一同前往,希望緣分成熟。
你還有勇氣作夢嗎?讓我們一起交換流浪吧!
寫於 象山小套房
人生最後一個暑假的第一個月圓夜
- Jul 31 Tue 2007 23:00
趁你還有勇氣作夢的時候,快!!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